| |
|
10月31日,江川区工商联荣获第十三届云南省工商联(总商会)第一批“五好”县级工商联荣誉称号。
近年来,江川区工商业联合会在区委、区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工商联的指导下,以创建“政治引领好、队伍建设好、商会发展好、作用发挥好、工作保障好”的“五好”工商联为契机,紧扣中心重点工作,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,推进全区民营经济“两个健康”发展,以工作新成效助力江川“三区一城”建设。
政治引领取得新成效
领导班子保障有力。配强工商联领导班子,新一届领导班子设主席1名、副主席8名(其中,企业家副主席6名),执委31名(其中,企业家执委20名),代表性更为广泛,战斗力得以提升,领导班子队伍选优配强,组织架构权责清晰。理想信念持续深化。充分用活4个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基地,以点带面加强和改进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,累计推送学习权威文章110余篇,民营经济参学人数11500余人次,画好紧跟党走“最大同心圆”。商会党建品牌提升。开展党建试点指导创建工作,推动商会党建从无到有向从有到优发展。目前,全区纳统企业475户,党组织覆盖的非公企业299户,覆盖率62.95%;纳统社会组织44户,党组织覆盖的社会组织27户,覆盖率63.6%。区工商联所属会员企业中成立党组织的17家,江川区建筑商会党支部并被列入全区社会组织党建龙头示范党组织。
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
会员管理日趋规范。健全完善会员管理制度和办法,圆满完成7个乡镇(街道)商会换届工作,乡镇(街道)商会会长均由民营经济人士担任,乡镇商会得到加强。会员结构持续优化。建立会员信息化管理系统,规范入退会手续,适时更新会员、执委数据库,会员台账登记齐全。目前,在册会员900个,其中:工商联直属团体会员13个、个人会员212个,商(协)会企业会员245个,个人会员430个。近三年会员机构不断优化,企业会员年均增长率达131%,团体会员年均增长率达44%。会员服务用心用情。建立“非公经济人士之家”微信群,实现服务零距离,增强会员凝聚力。重视会员企业家荣誉,大力举荐民营企业参加各类评选活动,云南联塑连续五年获得100强席位;国丰农资、阳光食品、兴久建筑工程公司被评为云南省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先进企业;所属商会24名会员被评为云岭首席技师、云岭技能工匠、兴玉产业领军人才、市级非遗传承人等荣誉称号。
商会建设呈现新格局
规范管理“聚合力”。高度重视商会建设工作,指导制定完善所属商(协)会会长和执委会议、财务管理、会费收支等制度。目前,全区7个乡镇(街道)商会、6个行业商协会均已注册登记,登记率达100%。守正创新“添新力”。开展商会“扩面、扩量、扩容、提质”工作,指导江城镇新成立江川区江城纸业商会,为商会发展注入新活力。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,选派5位民营企业家参加省、市工商联举办的培训,加大商会班子和会员培训力度,提升商会整体水平。活动兴会“强心力”。注重发挥商会主观能动性,江城纸业商会开展以商招商,成功引入16户企业落户江城纸制品园区,并对接银行洽谈协商业务15次,获授信贷款3000万元,解决资金周转难的问题。江川区农资商会、餐饮业商会成功创建省、市级“四好”商会。
作用发挥彰显新担当
参政议政“正向化”。先后考察协商推荐工商联界市、区级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51名,正确引导撰写提案90件、建议案24件,多件提案议案得到落实。每年坚持举办全区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,引领正向发展,全力构建“亲”“清”新型政商关系,确保“两个健康”长足发展。提升履职“内驱力”。栽好“梧桐树”,扎实开展“大调研、大走访、解难题”活动,累计实地走访企业123户,收集困难问题共计70个,通过现场解答和政府派单,问题办结率为100%。做好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,累计组织215户企业,上报调查问卷240份,组织382户民营经济代表开展评议政府职能部门工作。推介151户企业使用云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,获得授信超30000万元。通过“贷免扶补”创业担保贷款497户,发放贷款935万元;通过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申请75户,发放贷款4629万元。把脉问诊“护好航”。协同区司法局开展法治讲座40余次,发放普法宣传材料6000余份,解答法律咨询20余次,累计为49户规上企业提供“一对一”法治体检,出具法治体检报告52份。协调解决企业劳资、用电、用水等生产要素纠纷12件。与区人民检察院联合推动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,与区人民法院建立沟通对接机制,受理涉中小微企业执行案件270件,执行到位金额700余万元。聚力公益“彰责任”。倡议38户商(协)会、企业捐资捐物423万余元,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;动员江磷集团捐赠180万元,帮助解决人畜饮水困难;倡议爱心民营企业捐款近5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;倡议民营经济人士共捐资23.74万元、物资7000余份,助力江川“4·11”火灾扑灭工作。兴村强村“有作为”。组织开展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,推动联村全覆盖,共捐款捐物308.16万元助力乡村振兴。“光山多肉观光体验综合体项目”被评为市级项目示范点,《兴村行动助力“光山”遍地“多肉”香》被《中华工商时报》采编。2023年,江川区工商联被评为江川区“乡村振兴”先进集体,1名干部和2位民营企业家被评为江川区“乡村振兴”先进个人。
工作保障铸造新动能
组织保障强运转。区委、区政府高度重视工商联工作,明确区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分管工商联工作,一名副区长联系工商联工作。2019年机构改革,核定行政编制4名,核增副主席领导职数1名(副科级);新增办公室、综合股2个内设机构,区人社局下达公益性岗位2个。区财政每年按标准核定经费保障单位正常高效运转,独立办公。同频共振促发展。2020年以来,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参加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和视察活动60多人次,参加区政协协商议政70多人次。2023年7月,由区工商联牵线搭台,区委书记率“四套班子”主要领导赴昆明市江川商会开展召开政企商洽会,积极引导在昆民营企业家助力江川经济社会发展。区级联动构和谐。建立健全帮扶企业家工作联动机制,认真贯彻落实区级领导服务企业制度,对全区148户“四上企业”实行“1户企业1名区级领导联系,1个月走访服务1次,帮助协调解决1—2个难题”结对服务机制。2020年以来,区级领导共到访联系企业178户次,帮助解决困难问题65个,切实助企纾困。
(江川区工商联办公室供稿)
|